|
|
|
![]() |
搜 索:
熱 點: 好品牌科技網創(chuàng)始人、高清家電網總編輯范貴賓 榮獲2021金領獎“中國杰出青年創(chuàng)新30人”
|
![]() |
近日,55度杯再次成為一個熱門話題。早在2014年10月份,在正和島創(chuàng)新大賽上,LKK洛可可設計的55度杯首次亮相,因為其杰出的創(chuàng)新性成為大賽的一個焦點。沒過多久,洛可可設計的55度杯遭到瘋狂的模仿。一篇題為《55度杯的騙局,是天真的悲劇》微信文章在一些朋友圈被瘋轉,文中提到“55度杯”使用三水醋酸鈉、十二水磷酸1氫鈉、明膠進行降溫,存在安全隱患,一時間引起了公眾多55度杯的質疑之聲。
2014年10月份,洛可可設計集團董事長 賈偉(左圖3)在正和島創(chuàng)新論壇上獲獎,55度杯首次亮相。
1月7日,LKK洛可可創(chuàng)新設計集團在北京召開新聞發(fā)布會。在發(fā)布會上,洛可可集團指出,該文中所提到的55度杯是一些不法商販盜用北京五十五度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理念,而生產出來的假冒偽劣產品。“偽劣55度杯”已經影響到了洛可可55度杯的名譽。
1月7日,LKK洛可可召開新聞發(fā)布會,“偽劣55度杯”已經影響到洛可可55度杯的名譽。
據悉,2014年10月,LKK洛可可創(chuàng)新設計集團成立了北京五十五度科技有限公司,該公司于2014年10月推出創(chuàng)新產品“快速降溫杯”——洛可可55度杯(55°杯)。這款被網友贊為喝水神器的杯子,其神奇之處在于:燒開的熱水倒進洛可可55度杯后,搖晃1分鐘就可以降至55攝氏度左右,飲用不燙,極為方便。憑借創(chuàng)新的產品理念和穩(wěn)定可靠的產品質量,洛可可55度杯自上市以來備受追捧,但也吸引了仿冒工廠、不法企業(yè)的注意。在前不久騰訊微商、微博、淘寶上就涌現了上百家經銷商,打著韓國進口、臺灣制造的旗號,以遠遠低于正品的價格進行發(fā)售。
55度杯受歡迎原因:開水倒進洛可可55度杯,搖晃1分鐘后,溫度降至55度左右
在發(fā)布會上,洛可可集團展示了一份編號為【201320414844.1】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用新型專利證書。該專利證書顯示,洛可可55度杯采用的是相變金屬填充于內部導熱層與外部隔熱層之間,熱水通過導熱層將熱量釋放至相變金屬,相變金屬快速吸熱并融化,熱水溫度迅速降低。隨后,熱水降溫時,相變金屬凝固放熱,此熱量可長時間保持熱水的溫度于相變金屬的熔點附近,達到保溫效果。從專利證書,不難看出洛可可55度杯并非傳言中使用“三水醋酸鈉、十二水磷酸1氫鈉、明膠”等廉價材料。
北京五十五度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攀表示,曾經對一些仿冒55度杯做了產品檢測,檢測結果發(fā)現砷和鉛等有害物質嚴重超標,如果多次使用,材料出現不穩(wěn)定性,不能持續(xù)降溫,并且對人體會造成嚴重危害。而作為一家有著高度社會責任感的企業(yè),LKK洛可可創(chuàng)新設計集團絕對不會用這些具有危害性的材料做杯子。
據悉,一些不法分子還利用55度杯高知名度來進行詐騙活動。記者發(fā)現,近期大量微信公眾號發(fā)出的“55℃恒溫杯 | 年底送溫暖,免費領取!”等“集贊、群發(fā)、免費贈送55度杯”的詐騙活動。
針對此類利用洛可可55度杯高知名度的詐騙活動,北京五十五度科技有限公司聲明也在當天發(fā)布會發(fā)布嚴正聲明:北京五十五度科技有限公司只在自有推廣平臺@洛可可智慧生活 微博、【洛可可智慧生活】服務號、【洛可可智慧生活】訂閱號、【洛可可設計】訂閱號和@賈偉David 發(fā)起了“圣誕節(jié)、元旦節(jié)”的回饋粉絲活動,除此之外,并未授權任何微信公眾號發(fā)布活動。
李攀對記者介紹,目前市面上出現了很多仿冒的55°杯,這極大了損害了廣大消費者的利益,目前公司正在進行全國打假活動。
高清家電網總編輯范貴賓,在55度杯新聞發(fā)布會現場
55度杯受歡迎原因,搖晃1分鐘后,溫度100度降至55度左右,的確很神奇,便于飲用,尤其是對老人和小孩,非常安全。55度杯之所以被大量模仿,就是因為有很大的市場需求。同時我們也在反思,“山寨現象”成為我國具有特色的文化現象,那么中國企業(yè)創(chuàng)新能力不足的原因是什么?
首先,創(chuàng)新機會成本太大,前期投入太大,很多小企業(yè)經受不住,所以只有少數有實力的大型企業(yè)才更多的開展創(chuàng)新工作。其次,我國目前對版權和專利的保護還不是很有力,一個新的創(chuàng)意出來不能為創(chuàng)意者創(chuàng)造應得的價值。“山寨現象”的背后卻隱藏著我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存在的問題。“山寨”產品泛濫,嚴重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是當前一個很現實,也是亟待解決的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。
即使抓住了生產假冒品牌的源頭,懲罰力度也不足以起到“殺一儆百”的作用。我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法律還很不完善,對現實中許多侵犯知識產權的山寨現象的侵權認定較為模糊,不能很好的對山寨侵權行為加以規(guī)范和引導。因此只有不斷完善和發(fā)展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制度和法律,才能抑制“山寨現象”的蔓延,從而加強我國知識產權的保護,弘揚創(chuàng)新精神,樹立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的意識。
關于我們 | 版權聲明 | 聯(lián)系我們 |
GQJD.Net 高清家電網 Copyrights 2008-2022 版權所有
京ICP備19050143號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