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,亚洲精品久久夜色撩人男男小说,中文字幕无线观看不卡网站,日产无人区一线二线三线观,av制服丝袜白丝国产网站

高清家電網(wǎng) 中國第一高清家電門戶
  高清產(chǎn)品頻道
液晶電視 投影機 智能手機 高清播放器 高清攝像機 家庭影院
  高清資訊頻道
新聞資訊 高清電影 人物訪談 健康生活 頭條
  搜 索: 
  熱 點: 好品牌科技網(wǎng)創(chuàng)始人、高清家電網(wǎng)總編輯范貴賓 榮獲2021金領(lǐng)獎“中國杰出青年創(chuàng)新30人”
  高清家電網(wǎng) >> 高清播放器綜合評測

小米Max3手機用戶真實體驗評測


出處: 高清家電網(wǎng) GQJD.NET 日期: 2019/3/25 22:35:11

 一、小米手機給你的印象是什么?

小米2011年發(fā)布發(fā)布米1的開始我就開始關(guān)注它,米3在官網(wǎng)下過單卻最終放棄付款,米4的時候幫妹子搶購下單,到今年的MIX2S因為搶購難和陰陽屏的原因放棄,雖然和小米手機交集不斷卻因為各種原因最終沒有使用過。大家對于小米手機的印象是什么呢?我對小米手機的印象有兩個:高性價比、做工不是很好、MIUI廣告多。小米Max3是否會改變我對小米手機的印象呢?

小米比較偏愛白色的包裝,小米Max3也不例外。正面燙金的文字最為突出的是”3“,告訴我們這是Max系列第三代產(chǎn)品。包裝背面標示了產(chǎn)品的三大亮點:6.9''大屏手機、后置雙攝、5500mAh大電池。此次眾測的產(chǎn)品是6G+128G的高配版本,售價1999元。

手機正反面都貼有保護膜,我覺得出廠就貼好手機膜更討喜。

包裝盒里有一張卡片,上面一句話: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會發(fā)生。請教各位米粉,這話有什么淵源?

出廠配件只有充電器、Type C數(shù)據(jù)線、取卡針。在拍照的時候,手機就已經(jīng)被摔了一下,如果能配個手機殼會方便點。

紅米的一些低端機手機支持高通的QC3.0快充,配充電器卻不支持。Max3配備的充電器沒有縮水,支持18W快充,提供5V=3A/9V=2A/12V=1.5A輸出,比亞迪制造。

和上一代的Max2相比,Max3的外觀要討喜得多。采用了18:9的全面屏使得機身顯得比較修長,額頭和下巴雖然不能和大熱的vivo NEX、oppo Find X這樣的旗艦相比,卻也是控制得不錯。

前面板是白色的在熄屏狀態(tài)下并不好看,好在點亮屏幕后黑邊也不算大。

頂部除了3.5mm耳機孔和MIC,還少不了小米的特色紅外功能。底部左邊是MIC,右邊是揚聲器,中間是Type C接口。像這樣的對稱式設(shè)計,以往大多只出現(xiàn)在旗艦機上,小米Max3采用這樣的設(shè)計加分不少。

光看正面Max3外觀我能給80分,可背面俗氣的金色卻是我不喜的,豎排雙攝和指紋的布局也不好看。好在背面不是低端機里常見三段式設(shè)計,而是U形天線,攝像頭的凸起不是非常的夸張,挽回一絲好感。

Max3一共有金色、藍色、黑色三種配色,黑色和藍色要好看些。沒有拿到心儀的藍色,自己配了個藍色手機殼。

Max3卡槽是塑料的,三選二方案。值得稱贊的是卡槽上有一邊會長一些,反了是插不進的,以前我用別的手機就有過插反了導致卡槽被卡住的情況。

小結(jié):Max3的做工還是不錯的讓人滿意的,不論是面板的契合度還是開孔都并沒有網(wǎng)上說的縫隙大、毛糙的情況,一體式的音量鍵和電源鍵手感也不突兀,前面板和邊框的過渡也比較舒適沒有明顯的割裂感。不足的是卡槽裝好后按上去會有些松動,金色版的U形天線和金屬的差異比較明顯。

二、6.9''大屏帶來怎樣的體驗

光看數(shù)字,6.9英寸很唬人,讓我不由的想起以前買的7寸平板。Max3的三圍尺寸:寬87.4mm,長176.15mm,厚7.99mm。

如今手機越做越輕薄,Max3的7.99mm厚度只能算中等水平。金屬后殼采用了弧度處理,在實際握持的時候倒并不覺得厚重。不過由于機身寬度比較大,握久了后手心被頂?shù)降牡胤綍行┧崦。手機重達221克,加上手機殼的重量,即使是一向喜歡大屏的我都有些HOLD不住。

Max3采用了是2160×1080 分辨率的OLED屏,傳聞是天馬出產(chǎn)。官方標示參數(shù):520nit 亮度、1500:1 對比度、84% NTSC色域。屏幕的參數(shù)并不出色,實際表現(xiàn)也是如此。系統(tǒng)可以設(shè)置智能環(huán)境適應(yīng)、屏幕增強、標準三種模式的顯示效果,可即使最為艷麗的屏幕增強模式下,色彩依然有些發(fā)灰,整體畫面不通透。

很多人擔心6.9英寸的1080P屏幕顯示顆粒過大,我之前使用的是2K屏的魅族Pro7 Plus,屏幕精度差距確實明顯。Max3的屏幕可以看到顆粒,字體邊緣也沒有那么銳利。Max3的屏幕是350ppi,Max2是342ppi,如果能接受Max2的屏幕那Max3就沒有什么問題。

這塊屏幕值得稱道的地方是各個方向、不同視角下偏色非常小,兩人一起觀看也不會受影響。

雖然使用大屏手機有諸多不便,但在觀看視頻、游戲時的爽感也是小屏手機無法比擬的。橫屏觀看視頻、玩游戲時,揚聲器位置不會被遮擋,聽筒和底部揚聲器組成立體聲外放效果要比單揚聲器的手機好得多。有些遺憾的是立體聲外放沒有音效支持,而且聽筒的聲音比較小,比起我用過的Nokia 6和魅族15 Plus的外放效果要差些。

大屏在閱讀小說、瀏覽網(wǎng)頁的時候也同樣有優(yōu)勢。以QQ瀏覽器的小說閱讀為例,在同樣設(shè)置的情況下:Pro 7 Plus一行顯示14個字、一頁15行;Max3一行是16個字、一頁20行。Max3可以大大減少翻頁次數(shù),帶來更好的閱讀體驗。

Max3支持陽光屏,在陽光下可見屏幕內(nèi)容,520nit的亮度雖然比oppo Find X和魅族16th的亮度要高,但在陽光明媚的室外還是不夠亮。手機還支持夜光屏,把亮度拉到最低,屏幕會明顯變暗,在夜晚暗光環(huán)境下使用時可以降低對眼睛的傷害。另外,常見的護眼模式、無極色溫調(diào)節(jié)也沒有缺席。

小結(jié):Max3的屏幕表現(xiàn)中規(guī)中矩,在影音、閱讀方面的體驗表現(xiàn)出色,不過立體聲音效表現(xiàn)一般。體積大攜帶不是很方便,男士單肩包的后袋也只以有勉強塞進。如果不喜歡背包想把Max3放褲兜,我勸你還是放棄這種想法,站著時塞進去是沒問題,可彎腰、坐下的時候有你受的。

三、大屏交互體驗

大屏手機的最佳操作方式是一手握持,一手操作。這樣的操作舒適,也不容易掉落。只是,我們?nèi)粘J褂脮r難免遇上只有一只手方便的情況,這個時候的交互也就困擾著使用者。Max3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提供了兩種交互方案。

Max3沒有實體的三大金剛鍵,提供了經(jīng)典導航鍵和全面屏手勢兩種選擇。經(jīng)典導航鍵模式下,虛擬導航鍵可以調(diào)整多任務(wù)和返回鍵的順序,像我就喜歡返回鍵在右邊,這點比較人性化。

經(jīng)典導航鍵交互方案下,Max3提供了單手操作模式,可以選擇多種尺寸的單手操作。開啟單手模式后,在虛擬導航鍵區(qū)域向左、向右劃動就會進入單手模式,單擊空白地方就會退出。Max3由于手機比較長,單手模式只是握住手機下半部分,體驗并不是很好,只能用作不時之需。

經(jīng)典導航鍵方案還可以結(jié)合懸浮球使用,懸浮球放置在手機中上部操作更便利。用過華為和魅族手機上的懸浮球,都不如Max3上的好用。優(yōu)點是會自動貼邊隱藏,在不用的時候不遮擋、不會誤點;可以設(shè)置不啟用懸浮球的應(yīng)用,像游戲就不需要懸浮球;懸浮球菜單功能能更換,按需定制。目前有個BUG,懸浮球進入橫屏的全屏界面如相機、游戲,懸浮球本來在右邊會移到左邊。

全面屏手勢主要有三種操作,從底部向上劃返回桌面,向上劃并停留進入多任務(wù)界面,左右兩邊按住向內(nèi)劃動是返回上一張。交面屏交互手勢不必用費力地伸長手指點擊底部的導航鍵,更有利于單手操作。全面屏手勢的不足是返回手勢有和有些App的左右劃動切換有些相似,容易誤操作成切換。

點擊查看視頻

朋友第一次使用時我錄了個視頻,她左右劃動時就有幾次沒有成功或者誤操作的情況。

不少人討厭后置指紋,可像Max3這樣的超大屏手機,后置指紋遠比前置好用。Max3的后置指紋用來解鎖、支付、拍照都有著不錯的體驗。當然,前提是使用者的手指不能太短。如果能在指紋區(qū)加入返回等劃動操作,相信體驗會更好。

小結(jié):全面屏手勢是以后交互的發(fā)展趨勢,但目前的體驗上還有待完善。Max3這種超大屏手機就不要想著單手操作了,即使是單手模式用著也不順。

四、性能測試

在Max3發(fā)布前,我在個人的頭條號上發(fā)布過一篇Max3相關(guān)文章,網(wǎng)友互動中提到最期待Max3能用上驍龍710處理器。然而,讓大家失望的是,Max3只是采用了驍龍636處理器。驍龍636處理器性能如何?能否吃雞呢?

雖然驍龍636是用來取代驍龍625處理器,可兩者相差非常大。驍龍625采用的是公版的Cortex-A53架構(gòu),八核都是小核心;驍龍636卻是和驍龍660一樣采用了Kryo 260架構(gòu),采用四大核+四小核設(shè)計。從參數(shù)上來看,驍龍636算是驍龍660的降頻版,除了大核頻率和GPU頻率降低,其它的DSP、ISP、基帶等都是一樣的。根據(jù)安兔兔以前發(fā)布的測試數(shù)據(jù),驍龍636和驍龍660的性能差距在10%左右?梢哉f驍龍636雖然也是定位低端,性能卻并不像上代的驍龍625那么不堪。

Max3安兔兔的跑分是117573,小米自家采用驍龍660處理器的6X是135203。

用Geekbench 4來測試CPU處理能力,結(jié)果是單核1327分、多核4869分。單核性能最接近的是采用驍龍650處理器的紅米Note3,1427分;多核性能最接近的是采用Exynos 8890處理器三星S7 Edge,5203分。從對比也可以看出驍龍636處理器的性能一般。

Andro Bench測試Max3存儲的讀寫速度,順序讀取速度是277MB/s,順序?qū)懭胨俣?52MB/s,不出意料的是EMMC5.1的。EMMC5.1和旗艦機上用的的UFS2.1讀寫速率相差甚遠,進入大型游戲時的速度要慢一些。

平時我并不玩手游,所以就只挑了常見的《王者榮耀》來測試。開啟高幀模式和多線程后,F(xiàn)PS在60左右,畫面很流暢玩起來不成問題。

小結(jié):驍龍636處理器性能滿足一般的日常使用是沒有問題的,但是在微信未讀消息很多的時候,往上翻閱聊天記錄時會有卡頓現(xiàn)象。普通的手游玩起來還是挺流暢的,但一些性能要求比較高的游戲就不要為難它了。

五、相機測試

后置雙攝是Max3宣傳的一大亮點,雙攝為1200萬+500萬。1.4μm 超大像素主攝、Dual PD 雙核對焦、f/1.9 光圈,從參數(shù)上來看還不錯。不少人說相機和紅米Note5同款,官網(wǎng)上也沒有標注具體的硬件,從網(wǎng)上的評測來看采用的是三星的COMS。

Max3相機最大亮點是AI功能的加入,雖然目前AI場景識別功能還沒有推送,但是自動HDR已經(jīng)讓拍片省了不少事。自動HDR的判斷還是比較準確的,大多數(shù)場景下拍出的照片要比關(guān)閉HDR的要更好看。

上圖是Max3所拍攝,下圖是Pro7 Plus拍攝。由于Max3相機支持自動HDR功能,上圖畫面層次感更好,最亮的白云也不像下圖一樣有些過曝。

這段時間南寧一直在下雨,拍攝的時候正是邕江水位達到警戒線的時候。Max3在HDR加持下,可以看出河水比較黃;Pro7 Plus的樣片則是看不出河水原來的樣子了,色彩也有些偏了。

Max3的白平衡和色彩還原的表現(xiàn)是最讓我驚訝的,非常的精準,樣片所展現(xiàn)的和肉眼所見差不多。這種清淡真實的照片風格,可能不討女性用戶歡喜,會嫌色彩飽和度不夠高。

AI人像模式需要在2米以內(nèi)拍攝,如果太近界面還會有提示。人像模式相相較于普通模式提供了兩個功能:背景虛化和美顏。除了雕塑右腳邊的植物沒有處理好,邊緣過渡和虛化處理得不錯。

放大到原圖大小看,兩者的紋理細節(jié)就可以看出,人像模式明顯有磨皮處理,普通模式下更真實的展示了雕塑表面的紋理。

人像模式的虛化雖然和單反拍出的效果有差距,不過用來在朋友圈這樣的地方分享已經(jīng)夠用了。這兩張輪廓處理的都很不錯,只有下圖的右手拿著的糖被虛掉了。

Max3拍出的照片如果不放大,效果還是不錯的。可是,放大看原圖的話,細節(jié)表現(xiàn)不盡如人意。像這張,多肉的葉子邊緣就不夠銳,有些發(fā)虛。

由于沒有防抖,暗光環(huán)境下成片率極低,這點表現(xiàn)倒是和魅藍Note 6相似。

最讓人失望的是夜景的表現(xiàn),完全不像是1.4μm大底拍出來的照片,噪點非常明顯且涂抹嚴重。

放大后查看,可以看到天空的噪點非常多,而房屋的涂抹也很嚴重。

可能是調(diào)校偏向于畫面提亮,增強夜景模式下已經(jīng)過曝。

除了普通拍照模式,Max3還有短視頻、移軸、專業(yè)模式等好玩的模式,不過自動HDR只在普通拍照模式下可用。上圖是移軸效果,和下圖的普通模式自動HDR,畫面亮度、對比度都要低一些,感觀沒那么好。如果能在別的模式下也能加入HDR功能就好了。

最后來一組和佳能6D+狗頭的拍照對比,Max3的畫面綠色更鮮艷一點,要更討喜。是不是能來一句Max3秒殺佳能6D呢?

小結(jié):Max3的AI雙攝功能表現(xiàn)不錯,相機的白平衡和色彩還原做的很到位,但COMS的素質(zhì)一般,照片在手機上瀏覽效果不錯,但查看樣片表現(xiàn)并不算好。

六、MIUI系統(tǒng)

Max3出廠系統(tǒng)基于安卓8.1.0定制的MIUI 9,并沒有用上最新的MIUI 10。Flyme有個外號叫BUGme,MIUI也有個外號——ADUI。MIUI功能強大是其廣受歡迎的原因,廣告多也是大家愛吐槽的地方,第一次使用MIUI系統(tǒng)的我對這兩點印象深刻。

對各大廠商的UI設(shè)計已經(jīng)審美疲勞,基本都是小圓角圖標,只要不是丑出天際的給人的感覺都差不多。MIUI的桌面可以設(shè)置主屏、圖標能自動補位,這2個功能是我比較喜歡的;但一行只能顯示4個圖標,在Max3上顯得有點空。

出廠的時候內(nèi)置的App挺多,不過都可以卸載——小米自家的除外。除了米聊,米家的東西都不能卸載,各個手機品牌半斤八兩誰也不說誰。

現(xiàn)在主流的手機廠商都搞了個“負一屏”,雖然叫法各異本質(zhì)上是一樣的。MIUI這個負一屏叫桌面信息助手,包括搜索、快捷功能、我的快遞、我的購物、運動計步、日歷日程、行程預(yù)訂等,在底部可進入設(shè)置自定義展現(xiàn)的卡片內(nèi)容和順序。MIUI的設(shè)置界面是我用過最不像原生安卓的,很多目錄和設(shè)置項都和別家的系統(tǒng)不同,我都是在負一屏直接搜索。比較好奇行程預(yù)訂是從哪來的數(shù)據(jù)呢?我剛預(yù)訂的車票信息已經(jīng)讀取。

我比較喜歡快捷功能和我的快遞功能,常用的App不用翻找,快遞信息一目了然。我的購物則是聚合了常用的天貓、淘寶、京東以及小米商城的數(shù)據(jù)。

要說MIUI最實用的特色功能,非小愛同學莫屬。打開App、了解下天氣、整理桌面圖標什么的都很方便。目前激活小愛同學是在亮屏的情況下長按電源鍵3秒,有時候會按到出現(xiàn)關(guān)機界面,如果能像vivo NEX那樣有獨立的AI語音鍵就好了。使用的時候發(fā)現(xiàn)有個BUG,如果通過藍牙耳機來說話,小愛是不會識別的。

手機分身和應(yīng)用鎖也同樣是安卓手機必備功能,MIUI的這兩個功能體驗不錯,不像Flyme如果要鎖應(yīng)用分身就必需連主程序一起鎖定。不過要是開啟了面部識別,手機分身就不好使了。

手勢功能我最喜歡的就是三指截屏,再也不必兩個手費力的去按住電源和音量鍵。Max3只能雙擊亮屏,離開上抬腕亮屏功能會讓面部識別解鎖更方便。自從錘子弄出了閃念膠囊和大爆炸后,別的廠商也有跟進。MIUI實驗室的傳送門功能和Flyme實驗室的智能識屏差不多,但不能像Flyme那樣方便的在不同應(yīng)用間分享。

雖然不是3D結(jié)構(gòu)光的面部識別解鎖安全性很低,但對于一般人來說并沒有那么高的要求,像我就很喜歡用面部解鎖。Max3的面部識別解鎖要比指紋解鎖慢一點,不過比Pro7 Plus要快一些。

Max3保留了紅外發(fā)射器,配合內(nèi)置的萬能遙控器,使用起來還是挺方便的。不過我試了下空調(diào)和風扇的遙控,設(shè)置空調(diào)的風向、風扇的風類并不生效,想要完全替代遙控器還是不行。

Max3多程序切換的體驗要比華為魅族好,并不像EMUI那樣為了省電狠殺后臺。5500mAh的大電池也為Max3的任性提供了底氣,在全程開啟WIFI、藍牙、GPS、震動提示、信息亮屏并且沒有使用省電模式的情況下,從早上7點用到晚上12點都還有不少電。就算是重度使用一天,Max3的電量都沒有讓我心慌過。

說完好的,再來說說我不喜歡的地方。狀態(tài)欄和下拉通知欄都有我不喜歡的地方,啟用通知應(yīng)用圖標后,密密麻麻的一排,做成同一個App只顯示一個會好些。下拉通知欄里的天氣我覺得太占用地方了,桌面已經(jīng)有了天氣,這個地方就沒必要再弄一個了。聽說MIUI 10已經(jīng)取消這樣的設(shè)計,那再好不過。

ADUI名副其實,那些能通過設(shè)置關(guān)掉的通知我就不說了,還有不少地方是沒辦法去掉的。比如在安裝應(yīng)用的界面,下面還會有個安裝的用戶還喜歡的推薦,其實右上角還有個小小的“廣告”標識。還有我常玩的開心消消樂,每次啟動或者從后臺喚醒時,都會加載一個幾秒鐘的廣告,體驗很不好。

作為超大屏手機,Max3的分屏功能只能說中規(guī)中矩。如果是邊看視頻邊刷張大媽,這么大屏幕體驗還不錯?扇绻阆肓奶,那擋在中間的輸入法鍵盤就會遮擋另外一邊的內(nèi)容,體驗不是很好。

小結(jié):MIUI經(jīng)過那么多年發(fā)展,在很多人性化方面確實做得不錯。比如:相機界面人像模式會有距離過近、景深效果的提示;應(yīng)用商店搜索不到的內(nèi)容會有提示到豌豆莢搜索,只需點擊即可跳轉(zhuǎn)并下載。不過,ADUI的名號也并沒有冤枉它,廣告和收費的東西有點多,比如游戲加速、每天自動運行桌面?zhèn)浞荻夹枰诲X。

七、小米電話卡

此次眾測除了手機,還有一張小米移動的電話卡。小米移動一共有三種類型的卡:吃到飽、任我行、米粉卡日租卡,屬于170和171號碼段。吃到飽有電信和聯(lián)通兩種網(wǎng)絡(luò),任我行只有聯(lián)通網(wǎng)絡(luò)的。

小米移動卡采用了一張SIM卡涵蓋3種尺寸,大卡(SIM卡)、小卡(Micro卡)、蘋果卡(Nano卡),各種手機都不用剪卡。

收到電話卡后,要在小米移動App里激活,需要掃描身份證的正反面和進行人臉認證,這個認證資料是上傳到小米服務(wù)器的。我是在激活前把卡插入手機的,激活后Max3還是不能認出小米卡,需要重啟手機才行。

我收到的是吃到飽聯(lián)通版,月租9元,話費0.1元/分鐘,短信0.1元/條,流量1元/天 不限量。咋一看這套裝太誘人了,一個月只需要39元就可以不限量。

吃到飽 聯(lián)通版:月使用流量達到20GB上網(wǎng)速率限速至1Mbps,累計達到100GB后,上網(wǎng)速率限速至256Kbps,次月恢復4G上網(wǎng)速率。提示:1Mbps下行速度是125KB/s,256Kbps下行速度是32KB/s。大家還記得當年的EDGE(2.75G)網(wǎng)絡(luò)嗎,那個網(wǎng)速大約是300kbps。

來看下本地和吃到飽 聯(lián)通版最為相近的聯(lián)通套餐——聯(lián)通日租卡。月費5元,每日最高3元,每月最高有40G的4G流量。兩種卡各有優(yōu)勢,小米的卡比較適合流量需要不是非常大的人,聯(lián)通日租卡則比較適合出差的人。

我用的聯(lián)通是4G本地套餐,小米移動卡和我自己用的聯(lián)通卡在信號上并沒有什么不同,基站也是一樣的(PS:這里要吐槽一下聯(lián)通,在城市里信號都這么差。。我這套餐月費14元,只含200M流量和60分鐘通話,疊加流量包通常要30元10G,小米卡流量更實惠些。

小結(jié):現(xiàn)在大多數(shù)家庭用戶用的套餐都是手機+寬帶的模式,像小米吃到飽 聯(lián)通版這樣的互聯(lián)網(wǎng)套餐,比較適合沒有安裝寬帶的在校學生或者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,通話少手機流量需求比較大,39元的20G流量比運營商的套餐要便宜不少。小米移動卡可以在網(wǎng)上或者營業(yè)廳激活,App里只有停機而沒有銷號,不知銷號要怎么處理。

八、總結(jié)

有不少人評價Max3時說其只是紅米Note5的放大版,性價比沒有那么高。小米Max系列宣傳時曾用過一首詩:“屏到用時方恨小,大屏底下好乘涼,一入大屏深似海,從此小屏是路人”,對于喜歡這樣超大屏的人來說,大屏帶來的體驗是小屏機怎么也無法取代的。不過也不得不承認,隨著vivo NEX、Find X、魅族16th Plus這類大屏旗艦手機越來越多,Max3的目標群體會越來越少。

大電池、QC3.0快充算不上特別大的亮點,從定位來說沒有NFC只能算是不足而算不上缺陷。對于Max3,我給出的評價是:只是系列產(chǎn)品的延續(xù),比較均衡沒有明顯的短板卻也沒有太多亮點;選購作為主力機不太合適,充當自帶充電寶的備機倒是挺不錯。最后提一下,Max3的信號要比Pro7 Plus好,在負一地下室Max3的電信卡還能通話,Pro7 Plus則不行。如果是用電信和聯(lián)通的雙卡,Max3支持雙4G,聯(lián)通雙卡則不行。


返回首頁】 【復制鏈接】 【收藏本頁】 【關(guān)閉窗口
 熱點推薦

關(guān)于我們 | 版權(quán)聲明 | 聯(lián)系我們

GQJD.Net 高清家電網(wǎng) Copyrights 2008-2022 版權(quán)所有
京ICP備19050143號-3